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赣西历史文化古城、月亮之都宜春市,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设有8个二级学院和5个教学单位,在校学生1.8万余人,现有教职工近千人,其中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近300人。
办学有厚度。办学渊源可追溯至1908年的师范传习所,2003年由原宜春师范、宜春卫校、宜春财校、宜春技校合并组建而成。在一代代宜职人的奋斗下,学校获评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西省优质专科高职院校、江西省首批实施留学生培养高职院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院校,2023年学校立项为江西省“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院校建设单位。
专业有亮度。招生专业40余个,基本覆盖宜春支柱产业。其中国家骨干专业5个、省级高校特色专业4个、省级高职院校优势特色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联合培养本科专业4个。构建“一锂一老一小”(即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护理、学前教育)为引领示范的专业群发展布局,奋力推进省“双高”学校建设。
资源有精度。现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省级先进工作者3人、省高校教学名师4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1人、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有国家级、省级在线精品课程30余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省级一流核心课程10余门;“十四五”首批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种,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项目1个、省级专业技能实训中心4个。
合作有深度。深化产教融合,牵头组建全国智慧康养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锂电新能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宜春市锂电产教联合体。积极融入宜春产业发展,突出服务锂电新能源首位产业,分别与华为、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成立华为开发者创新中心、国轩产业学院、宁德时代锂电产业学院。与宜春经开区、宜丰县、奉新县、铜鼓县等开展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成功入选首批“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项目、“丝路心相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交流基地等,与海外高校共同举办中外合作办学,共建“精一学堂”和“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育人有响度。2016-2018年连续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技能竞赛一等奖,2023年再次获得一等奖,成为江西省唯一一所“四度”获得该项赛事一等奖的高校;2022-2023年还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6项(护理技能、创新创业、养老服务技能、健康养老照护、检验检疫技术、社区服务实务)、三等奖2项(康复治疗技术、老年护理与保健);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银奖3项、铜奖9项,省级金奖12项、银奖17项、铜奖30余项。在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上总分位居全省高校第一,荣获2023江西省大学生十一人制校园足球比赛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校园组大学)足球省内选拔赛专科男子、女子甲组双料冠军,实现江西省大学生校园足球赛(专科甲组)男、女“三连冠”的好成绩。连续9年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在校学生参加技能鉴定平均通过率为85%左右,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1%左右。近年来毕业生年终就业率95%以上,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满意度97%以上。
服务有力度。学校扎根宜春、服务地方,聚焦宜春“1+3+N”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一锂一老一小”专业群,切实承担起为区域优势支柱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坚持为宜春基层培养教师和医护队伍,一大批宜职学子扎根乡镇小学和卫生院;坚持办好附属小学和鲲鹏幼儿园,为宜春基础教育作出贡献。服务乡村振兴,帮扶村合作社、扶贫基地等提供技术支撑,组建“富硒食用菌研发”科研团队。积极参与创文巩卫工作,师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普法宣传、理论宣讲等,志愿服务人次逐年增加。与宜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签约成立“宜春市退役军人学院”,获批江西省优秀社区教育示范基地、江西省残疾人职业教育基地、江西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
站在新起点,学校将一如既往秉持“代天工以立人、开万物以昌黎”办学宗旨,弘扬“尚德尚贤、惟精惟一”校训精神,朝着“建设双高、奋斗升本”的办学目标,攻坚克难,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高等学校不懈努力奋斗!
(文中数据截至2024年10月12日)
在青春赛道上争当“五好”宜职青年
——致2024级新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袁山秀水育桃李,天工开物铸匠心。在这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你们背上行囊,迈进大学校园,谱写青春乐章。回首盛夏,你们做出了人生的重大选择,选择了素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美誉的宜春,选择了以“代天工以立人,开万物以昌黎”为办学宗旨的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选择了“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职业教育。选择既已做出,同学们就要热爱宜春这座城市、信任宜职这个学校、坚守职业教育这个初心,坚信自己做了最好的选择,只有心存热爱、信任,你们才能更好成熟成长,只要心怀坚守、执着,你们必能成就出彩人生。
巍巍学府,源远流长。宜职的历史远可追溯至1908年宜春的师范传习所,近可追溯至2003年宜春师范学校(含文艺学校)、宜春卫校、宜春财校、宜春技校的四校合并。走过了百余年的辉煌历程,历经了20年融合拼博,学校筚路蓝缕,师生和衷共济,秉持“尚德尚贤,惟精惟一”的校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累计为社会培养了约13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校友遍布全国各地。如今学校奏响“建设双高,奋斗升本”号角,正以磅礴的姿态,踔厉奋发向未来!
步入新赛道,青春再出发!对于未来,同学们有无限的憧憬和向往,也可能有一些迷茫与不安。作为校长和你们的引路人,我想对你们提五点希望:希望你们能立好志。立远志,让个人追求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让求学梦想与民族复兴同向共行;希望你们能明好德。以厚德成才为己任,坚守立德初心,秉承守正信念,做一个正直而又温暖的人;希望你们能练好艺。做到手有绝活,敢于争先、追求卓越,努力使自己未来成为职业领域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希望你们能强好身。多到鲲鹏体育馆、足球场、篮球场等场地参加运动,既可结交朋友,也可强身健体,还可锻炼坚强不屈的意志,培养豁达合群的性格;希望你们能修好心。做到有胸襟去容忍、有毅力去改变、有恒心去坚持、有勇气去面对,学会分析,用心思考,善于反省,懂得取舍。
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同学们,当下你们恰逢盛世新时代,正值青春年少时,希望大家能用平和乐观、勤奋好学、拼搏进取的精神,书写出人生中最值得回忆、最美好靓丽的三年华章;更希望你们能发扬“发强刚毅,生生不息”的宜职精神,立好志、明好德、练好艺、强好身、修好心,争做新时代“五好”宜职青年!
同学们,金秋九月,我们在美丽的宜职校园等着你!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任军
2024年7月
版权所有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工作处
地址: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锦绣大道996号 邮编:336000 邮箱:ycvczs@163.com
联系电话:0795-3203236 校内监督投诉电话:0795-3203065 赣ICP备B2-20050127号